泰州日报: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,水利的基础保障作用也日益凸显,今年我市水利基础设施的重点有哪些?
胡正平:今年,我们谋划了一批重点水利基础设施项目,计划总投资近20亿元。
重点工程方面,将启动下官河、蚌蜒河、古马干河、如泰运河接通等市县骨干引排工程,实施高港龙窝泵站、长江应急崩岸治理工程;
农村水利方面,将疏浚整治县乡村三级河道1500多条、兴建各类小沟以上建筑物2079座,新增节水面积4万亩;
城市水利方面,除了完成城市水生态调度控制工程、周山河整治四期工程、凤凰河南官河景观提升工程以外,还将对十多条淤积比较严重、群众反响比较大的城市河道进行整治。
泰州日报:泰州水资源丰富,发挥水优势、做足水文章,可以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水资源保障。水利部门在服务生态经济发展上有哪些措施?
胡正平:水利部门将从三个方面服务全市生态经济发展——
一是“以水定产”。严格水资源“三条红线”管控,始终将长江生态保护修复、里下河湖泊湿地修复、水功能区管理摆在重要位置,把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,促进水资源得到安全、合理、有序、高效的利用。
二是“以水惠民”。积极推进城乡河道综合治理,通过河道疏浚、岸坡整治、水系沟通、生态修复等措施,着力改善河网水系的引排能力和水生态环境。今年,将对492条县乡级河道、966条村庄河道进行整治,相信整治后会进一步改善全市的水环境面貌。
三是“以水富业”。通过推进城乡水利建设,提升沿江、沿河、沿湖等涉水地段的商业价值。通过农村河道疏浚,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、生态农业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通过发展节水高效灌溉建设,确保粮食生产安全,促进农业增产增收,以农田水利的大发展,带动农村生态经济的大跨越。
泰州日报:我市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行“河长制”,取得了较好成效。今年,有哪些新举措?
胡正平:到目前为止,我市的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河长体系已实现全覆盖,共落实市级河长13名、市(区)级河长116名、乡镇(街道)河长1571名、村级河长7620名,并且以推行河长制为契机,编制了每条骨干河道的“一河一策”行动计划。
今年,我们将推动“河长制”向纵深发展,提升我市系统水治理能力。一方面,切实抓好年度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,把各项工作清单、序时要求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、牵头部门,强化督查考核。另一方面,全面治理河湖三乱,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建,恢复河湖行蓄水空间;清理堤防滩地种植、养殖等乱垦乱种;整治乱排乱倒,打击偷排污水、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,确保河湖管理保护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。
泰州日报: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。目前工作进展到哪一步了?
胡正平:我市是2014年6月被水利部列入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,2015年全面启动试点建设工作。这几年,全市上下紧紧围绕“一脉一城一湖三带”的总体布局积极开展试点工作,抓示范工程建设,抓各项指标提升,抓特色亮点塑造,水安全、水环境、水生态、水文化、水管理等方面工作有了长足进步,已全面完成试点建设任务,10大示范工程基本结束。今年,将迎来水利部终期验收,我们将严格按验收要求,对标找差,强化整改,查漏补缺,精心打造示范项目和重点项目,确保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,为泰州再添一块“国字号”招牌。
泰州日报:马上快要进入汛期了,今年的防汛形势总体情况如何,水利部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?
胡正平: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天气不太寻常,气候年景中等偏下,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可能多发,区域性暴雨洪水和干旱可能重发,防汛防旱形势不容乐观。我局从年初就开始部署汛前水利工程大检查,从检查的结果来看,仍然有不少的度汛隐患。汛期将至,我们将抓住主汛期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,对可能影响今年安全度汛的工程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检查、再落实,彻底查清度汛隐患,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、队伍组织、物资储备、防汛调度、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的准备,确保安全度汛。●钱兰